![]()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思唐街道 | 520624001000 | 89.7km2 | 思唐街道南接孫家壩鎮和思林鄉邊界,西與大河壩鄉毗鄰,北靠鸚鵡溪鎮。全鎮有總面積89.7平方公里,其中城區有9平方公里,農村有80.7平方公里;有總耕地…[詳細] |
關中壩街道 | 520624002000 | 關中壩街道…[詳細] | |
雙塘街道 | 520624003000 | 雙塘街道…[詳細] | |
塘頭鎮 | 520624101000 | 109.8km2 | 一、歷史悠久據歷史記載塘頭在唐代為洋川縣,武德二年(619年)改屬義州;貞觀四年(630年)改屬貴州為樂源縣;明洪武十年(1337年)置苗民司,屬思南…[詳細] |
許家壩鎮 | 520624102000 | 109km2 | 許家壩鎮位于思南縣面南部,地處思南縣河西片區的中心,東連大河壩、思林兩鄉,南接楓蕓鄉,西與香壩鄉、青杠坡鎮接壤,北與胡家灣鄉、張家寨鎮毗鄰,是思南縣河…[詳細] |
大壩場鎮 | 520624103000 | 178.8km2 | 大壩場鎮位于思南縣東南面,毗鄰天橋鄉、興隆鄉、邵家橋鎮、塘頭鎮,與印江、石阡縣接壤。政府所在地距縣城41公里,全鎮地處東經1080.15°—1080.…[詳細] |
文家店鎮 | 520624104000 | 文家店鎮地處烏江南岸,距思南縣城74公里,屬思南縣最邊遠最貧困的鄉鎮之一。長期以來,由于受思林電站建設動工前的限制,使原本繁榮的文家店鎮落后于其他周邊…[詳細] | |
鸚鵡溪鎮 | 520624105000 | 128.68km2 | 鸚鵡溪鎮人民政府駐思南縣鸚鵡溪,位于縣城西北22公里,地處東經118°11′,北緯28°04′。鎮轄區縣境北部,位于東經108°09′——108°16…[詳細] |
![]()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合朋溪鎮 | 520624106000 | 合朋溪鎮位于思南縣西部,距縣城75公里,處在思南至長壩鄉的公路干線上。東鄰香壩鄉,南界長壩鄉,與文家店隔江相望,西壤風崗縣王寨鄉,北鄰青杠坡。轄14個…[詳細] | |
張家寨鎮 | 520624107000 | 106.04km2 | 張家寨鎮位于思南縣城西部,距縣城39公里,轄2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66個村民組,5866戶22658人,區域面積106.0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詳細] |
孫家壩鎮 | 520624108000 | 地 貌:孫家壩鎮人民政府駐孫家壩,位于縣城東南16公里處,地處東徑108°19′,北緯27°53′。在縣境東部烏江邊上。轄區位置:東徑108°15′…[詳細] | |
青杠坡鎮 | 520624109000 | 102.55km2 | 一、概述(一)地位位置及地貌青杠坡鎮位于思南縣城西南,鎮政府駐青杠坡街上,距縣城63千米,鎮轄區地處東經107°52′~108°2′北緯27°46′~…[詳細] |
甕溪鎮 | 520624110000 | 132.41km2 | 甕溪是1992年“撤并建”新組建的建制鎮,距思南縣城64公里,歷來有思南“南大門”之稱。鎮轄區地處東經107°56’30"~108°5’41",北緯2…[詳細] |
涼水井鎮 | 520624111000 | 我鎮 十五期間取得的主要成就有以下幾個方面:一、黨的建設得到不斷加強。我鎮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不斷強化領導班子、干部隊伍及黨員隊伍建設,深入…[詳細] | |
邵家橋鎮 | 520624112000 | 89.7km2 | 邵家橋鎮位于思南縣轄烏江中上游東南面,地處東經108°14’—108°18’、北緯27°46’—27°54’,與本縣五個鄉鎮接壤,即東北部與孫家壩鎮毗…[詳細] |
大河壩鎮 | 520624113000 | 大河壩鄉位于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西部,東臨鸚鵡溪鎮,南與思林鄉、許家壩鎮接壤,西與楓蕓毗鄰,北與張家寨鎮交界。境內海拔最高1200米、最低400米,平均…[詳細] | |
亭子壩鎮 | 520624114000 | 66.35km2 | (一)地理位置及地貌
亭子壩鎮位于思南縣西北部,地處東經107°53’-108°00’,北緯27°54’-28°01’,東接寬坪苗族土家族鄉和胡家灣…[詳細] |
香壩鎮 | 520624115000 | 80.94km2 | 香壩鎮位于思南縣城西南,地處東經107°59′—108°07′,北緯27°43′—27°51′?偯娣e80.94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212公頃,轄26…[詳細] |
長壩鎮 | 520624116000 | 61.7km2 | 長壩苗族土家族鄉位于思南西南角,國土面積61.7平方公里,東與合朋鎮相鄰,西北與鳳岡縣接壤,南依滾滾烏江。轄15個行政村96個村民組13775人,是以…[詳細] |
板橋鎮 | 520624117000 | 43.16km2 | 一、地理位置及地貌板橋苗族土家族鄉,位于思南縣城南端。東、南、西三面與石阡縣接壤,北面與塘頭鎮為鄰。地處東經108°9′—108°13′,北緯27°3…[詳細] |
思林鄉 | 520624201000 | 56.1km2 | 一、地理位置:思林土家族苗族鄉位于思南縣城西南部,鄉政府駐地思林,距縣城28公里。東與邵家橋鎮雷坪接壤,南臨烏江與塘頭鎮風清隔江相望,西同楓蕓土家族苗…[詳細] |
胡家灣鄉 | 520624203000 | 61.6km2 | 胡家灣鄉是思南縣唯一個國家級一類貧困鄉,位于思南縣城西部58公里處,東與張家寨鎮為鄰,西與楊家坳鄉、亭子壩鄉毗鄰,南與許家壩共界,北與寬坪鄉接壤。鄉境…[詳細] |
寬坪鄉 | 520624204000 | 74km2 | 寬坪鄉位于思南縣城西北部,經張家寨至思南縣城63公里,經德江縣合興鄉至思南縣城52公里(寬坪至合興10公里為鑲邊公路,合興至思南為等級油路);寬坪至德…[詳細] |
楓蕓鄉 | 520624206000 | 66.6km2 | 一、基本情況楓蕓土家族苗族鄉位于思南縣西南,距思南縣城46公里。地跨東經108°7′31″,北緯27°48′42″。東臨思林鄉,西與香壩鄉接壤,南與塘…[詳細] |
三道水鄉 | 520624210000 | 在貴州省的東北,銅仁地區的西陲,從思南山城向西約五十公里,暗濤洶涌的烏江南岸,武陵山脈北麓的崇山峻嶺中,有一個人口兩萬余的少數民族鄉——三道水土家族苗…[詳細] | |
天橋鄉 | 520624211000 | 68.58km2 | 一、天生之橋貴州省思南縣天橋土家族苗族鄉位于縣城東南32公里處,鄉政府坐落在天橋街上。全鄉總面積68.58平方公里,東西長15.9公里,南北寬13.4…[詳細] |
興隆鄉 | 520624212000 | 57.5km2 | 興隆鄉是貴州省思南縣內位于烏江支流龍底江上的的一個少數民族鄉, 總面積57.5平方公里, 轄14個行政村, 1萬6千多人口,主要以土家族苗族聚居。 山…[詳細] |
楊家坳鄉 | 520624213000 | 76.03km2 | (一)地理位置楊家坳苗族土家族鄉位于思南縣城西偏南,鄉政府距縣城80公里。鄉境地跨東經107°~521°至108°~271°,北緯27°~50°至27…[詳細] |
東華鄉 | 520624999000 | 75.51km2 | 東華土家族苗族鄉位于思南縣西北部,距思南縣城37公里,東接鸚鵡溪鎮,西南與寬坪鄉接壤,南與張家寨鎮交界,西北與德江縣的合興鄉、堰塘鄉毗鄰,總面積75.…[詳細] |
思南(SinanXian)
位于貴州省銅仁地區西部,地處武陵山腹地,烏江流域的中心地帶,東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梵凈山,西倚歷史文化名城遵義,南靠泉都石阡,北順烏江經沿河達重慶涪陵入長江。銅遵公路干線橫穿縣境東西,黃金水道烏江縱貫南北,是黔東北聯系湘、渝、川的水陸交通要塞。境內山川秀麗,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縣域面積2230.5平方公里,轄13個鎮14個民族鄉,有漢、土家、仡佬、蒙古等17個民族,人口64萬余人。由于烏江干流縱貫思南縣境78.13公里,形成一道天然迷人的風景線,把武陵山脈與大婁山脈分割開來,構成地溶地貌獨特的喀斯特地形。
【地理位置】
思南位于黔東銅仁地區西部,地處武陵山腹地,烏江流域的中心地帶,東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梵凈山,西倚歷史文化名城遵義,南靠泉都石阡,北順烏江達重慶涪陵入長江。銅遵公路干線橫穿縣境東西,黃金水道烏江縱貫南北,是黔東北聯系湘、渝、川的水陸交通要塞。境內山川秀麗,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縣域面積2230.5平方公里,轄13個鎮14個民族鄉,有漢、土家。仡佬、蒙古等17個民族,人口64萬余人。由于烏江干流縱貫思南縣境78.13公里,形成一道天然迷人的風景線,把武陵山脈與大婁山脈分割開來,構成地溶地貌獨特的喀斯特地形。
【自然地理】
一、地理簡介
地理坐標為東經107°52′-108°28′,北緯27°32′-28°10′。周邊分別與印江縣、石阡縣、鳳岡縣和德江縣接壤?h境地處貴州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的大斜坡地帶的北部邊緣,位于武陵山脈與大婁山山脈之間。受構造、巖性以及烏江水系控制,呈現出峰叢山地,緩丘谷地、河谷、石林等多種地貌形態。境內最高點為南東邊緣的樟子巖,高程1434m,最低點北面烏江出縣境處, 高程343m,最大相對高差1091m。
烏江干流自西南向北東把全縣分為東、西兩半,從烏江谷底到各山間盆地再至東緣和西北的隔擋式山脈,從而形成縣境的東緣和西北高,中部烏江河谷和各谷地低,東西兩緣向烏江傾斜的“V”字型地勢的基本輪廓?h內河流屬烏江水系,烏江河從縣西南至北東方向穿過縣境,縣境內河段長78.13km。兩側支流呈樹枝狀分布,流域面積在20km以上的河流28條,河道總長457.25km,加上烏江思南段78km,計533.25km,河網密度為24.3km/100km.
依據地貌形成的內外營力和地表形態,將區內地貌分為構造侵蝕溶蝕低中山、溶丘谷地、溶蝕侵蝕低山河谷和侵蝕堆積四種類型。
二、地層巖性
縣境內出露地層由老至新為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中下統、二疊系、三疊系中下統。以三疊系和二疊系地層出露最廣,其次為志留系和奧陶系,第四系分布零星。缺失地層有泥盆系、石炭系、侏羅系、和白堊系等。
三、地質構造
思南縣地質構造上處于雪峰古陸穩定地臺西緣,區域上位于黔北臺隆遵義斷拱的鳳崗北北東向構造變形帶,因此,斷裂和褶皺發育,造就了思南縣特有的地質、地貌環境。主要表現為北北東向和北東向兩組構造體系,以北北東向構造為主,其形成于燕山期,由大致平行排列的褶皺和高角度壓性斷裂組成,為“多”字形排列的扭動構造形式。褶皺、斷裂向東呈“S”形彎曲,彎曲部位張性、張扭性斷裂發育。向斜開闊,背斜狹窄。主要褶皺有許家壩向斜、塘頭向斜和鸚鵡溪背斜;主要斷裂有大河壩、石阡壓性斷裂。其次是北東向構造,形成于雪峰期以前,主要表現為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壓扭性斷裂。區內主要為思南壓扭性斷裂和塘頭壓扭性斷裂,皆為區域性大斷裂。
四、地質災害
思南位于思南、塘頭和石阡區域活動斷裂帶上,晚近新期構造活動頻繁。根據《思南府、縣志》記載,思南屬微震多發區。自1884年至2000年間共發生過10多次地震,歷史記載的最大震級為5.25級,相當于6.3度,近期于1996年8月8 日發生了3.8級地震。1995年經國家地震部門確定,思南縣基本地震烈度為小于Ⅵ度區。
五、自然資源
重晶石礦為低溫熱夜型礦床,分布于文家店鎮及大壩場鎮,文家店老場坳重晶石礦,未進行過地質工作只是地表踏勘,長約1.5KM,寬12~15m,厚8~1Om,有500m長的重晶石礦出露地表,質優。
汞礦有砂廠汞礦床、六井汞礦點,為熱夜型礦床,砂廠汞礦及六井汞礦點分別產于天橋鄉及長壩鄉境內,砂廠汞礦床位于大壩場背斜,汞礦圍巖為寒武系下統清虛洞組(∈1q)灰巖中,汞含量為0.009~0.561%;六井汞礦化點辰砂見于漲水坪及櫻桃兩地的∈2-3,1n破碎白云巖、方解石晶洞或方解石脈中,粒徑一般0.1~O.2mm,礦化微弱。
鐵礦資源賦存于二迭系上統吳家坪組底部及寒武系中上統婁山關群地層中。賦存于二迭系上統吳家坪組底部許家壩向斜西翼,發現的鐵礦資源有許家壩鎮沙坨鐵礦點、張家寨鎮蓋槽鐵礦及東華鄉小屋基鐵礦點,鐵礦為含黃鐵礦粘土泥巖風化形成的鐵礦,鐵礦呈似層狀透鏡狀產出,礦體沿傾斜延伸長度取決于風氧化帶深度,取樣分析TFe:30~45.26%,S:0.051~1.2%,P:O.032~O.5%,(CaO+MgO+Si02+hl203):O.3~O.5%,以上鐵礦點未開展系統地質工作。賦存于寒武系中上統婁山關群地層中的鐵礦僅有大壩場鎮大興鐵礦點,為氧化淋漓型鐵礦,經取樣分析TFe:66%,58年大躍進時期以國營大興鐵礦冶煉開采。
鉛鋅礦位于大河壩背斜軸部,賦存于次生斷裂帶中,為熱夜型礦床。
【旅游資源】
思南山川秀麗,風景優美,旅游資源十分豐富,賦有獨特的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和濃郁的民族風情。境內神奇魂麗的烏江山峽,千姿百態的天然溶洞,巧奪天工的石林景觀,令人流年忘返,酣游沉醉。思南縣城是一座美麗的文化古鎮,依山傍水,錯落有致,享有“小重慶”之稱,是旅游觀光的好去處。改革開放以來,思南以其獨具的優勢地位、優勢資源、優惠政策、優質服務,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旅游觀光者。
【農林牧畜】
思南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年均降雨量1154.3毫米,年均氣溫17.8℃,無霜期290天,耕地總面積432890畝,其中田28萬畝,適宜稻谷、玉米、薯類、油菜、蠶桑、中藥材、林木、果蔬、畜牧等生產,是貴州省著名的商品糧、烤煙、蠶桑、商品牛、商品豬生產基地,全縣有大小水利工程1005處,灌溉面積達18萬畝,全縣糧食總產量逾25.3萬噸,烤煙1.85萬噸,油菜1.3萬噸,蠶繭300噸,生豬出欄32萬頭,鄉鎮企業產值12億元,森林覆善率達27.76%。
【文教衛生】
思南歷史文化源運流長, 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傳統文化, 比較出名的有:思南儺壇戲、 花燈、龍燈、其中思南儺壇戲被稱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 源于古代儺舞和儺儀,以驅邪和酬神為目的的一種民族民間戲劇, 宋代已發展成熟,表演時,藝人戴化妝面具,演出包括開壇、和壇、封壇等三大內容的二十四道和式,將宗教儀式與世俗劇目夾雜于間唱念、做、打無不具備,時有踩刀、溜鏵、翻叉等特技表寅花燈以許家壩花燈最為出名, 表寅時以二胡作為伴奏花燈作為布景進行男女二重對白說唱,說唱內容多取材于當地民間動人的愛情故事。
教育文化的源遠流長構成了思南的靈氣。隋唐時代,即開設學塾,元代增設私塾并設儒學書院,明清兩代,共考中進士36人,舉人321人。,同樣以教學質量著稱全省的思南師范,是貴州三所重點師范學校之一。思南中學和思南師范均為全省重點學校之一,思南州師范被國家教育部定為“中國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加強師資培訓項目學校!本哂邪倌隁v史的思南中學為全省唯一辦在縣城的二類省級示范高中,從1984年至今每年高考錄取率都在95%以上,位列全省前茅。
與悠久歷史相輝映的是創造歷史的那些人物,他們如星辰在思南的天空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明代進土,后升任廣東布政使的田秋,這位烏江學子以一篇《開設賢科以宏文教疏》上奏明皇,使貴州獲準開設科場,從此貴州文教大興,人才輩出,直迫中原;王陽明的弟子李渭,被明神宗皇帝賜聯“南國躬行君子,中朝理學名臣”,與王陽明齊名,為世人所羨;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軍長的鄺繼勛,戰功顯赫;現中央軍委總后勤部部長、原成都軍區司令員、曾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廖錫龍將軍,更是思南的光榮與自豪。
現在,全縣有高中4所,初級中學23所,九年制學校4所,完小210所,初小及教學點239個,幼兒園10多所,在校學生12萬余人。從1977年恢復高考至2000年止,共為全國大中專院校輸送學生近兩萬人。2001年起,每年考入全國大中專院校的學子均超過2000人。
【交通通訊】
思南水陸交通便利,境內外有公路總長3841多公里,銅遵公路貫穿全境,連接川黔,湘黔鐵路,境內運以烏江為骨架,通航水域137公里,其中烏江思南段78公里,水面寬200-340米;有客貨碼頭8座,各類船只數百艘,200噸級下貨輪暢通無阻,經沿河至涪陵入長江。326國道從縣境北西附近經過,303省道從縣城穿過,西接326國道,東至印江縣,也是遵義至銅仁的主要交通干線。
“十五”期間,建設移動基站74個, 發展了VPMN網,移動通信網絡實現鄉鄉通移動電話,全縣移動用戶已達到3萬戶,聯通用戶1萬戶,固定電話用戶2.6萬戶,小靈通用戶1萬戶,寬帶用戶0.12萬戶。全縣交換機總容量達30592門,實現鄉鄉通程控電話。完成了336個行政村通訊設施建設,建設了農村無線固定電話接入網、車載電話、傳輸光纖化、數字、數據寬帶網、數據自動監測為一體的現代通信網絡。
【經濟建設】
全縣經濟快速增長,主要指標完成比預期好。隨著“能源電力工業、小城鎮建設、畜牧產業化、苦丁茶和中藥材生產”五大產業的全面推進,全縣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笆濉逼陂g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7.1億元,年均增長9.3%(計劃9%);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22.66億元,超額完成“十五”計劃目標,比“九五”期間增長3倍,年均增長47.5%;財政總收入突破1億元,年均增長10.5%(計劃9%);地方財政收入8005萬元,年均增長11.16%;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之內;居民消費品價格上漲平均在4%以內。
【社會發展】
“十五”期間社會事業發展成效顯著,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加強。以“兩基”攻堅為重點的教育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投資8400萬元,改擴建校舍19.18萬平方米,新建了70所學校遠程教育接收站!捌站拧比丝诟采w率達到100%,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1.07%。高中階段教育取得新進展?萍紝洕鐣呢暙I逐步提高。醫療衛生服務網絡不斷完善,公共衛生體系設施和農村衛生設施進一步加強。全縣“五苗”接種率已達到80%以上,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到21.6‰,甲級衛生室覆蓋率達到58.68%。
投資8000多萬元,修建了移動基站74個, 發展了VPMN網,移動通信網絡實現鄉鄉通移動電話,全縣移動用戶已達到3萬戶,聯通用戶1萬戶,固定電話用戶2.6萬戶,小靈通用戶1萬戶,寬帶用戶0.12萬戶。全縣交換機總容量達30592門,實現鄉鄉通程控電話。完成了336個行政村通訊設施建設,建設了農村無線固定電話接入網、車載電話、傳輸光纖化、數字、數據寬帶網、數據自動監測為一體的現代通信網絡。
人口增長過快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9‰以內,2005年年末總人口控制在64.5萬人左右(計劃控制在65萬人以內);25個鄉鎮政府所在地建成了有線電視轉播系統,平均收視28套節目。廣播覆蓋率已提高到85%,電視覆蓋率提高到95%。成功舉辦了中國·思南土家花燈藝術節和思南中學百年校慶。雙擁工作成效顯著,再次被評為“全國雙擁模范縣”。建成了國家基本站大氣地面監測系統、9個鄉鎮雨量觀測點、2個自動氣象站,開通了“12121”氣象信息自動查詢系統?h檔案館達到了貴州省二級標準,68個縣直機關單位和27鄉鎮檔案分別達到了等級標準;體育、新聞、檔案、統計、農業區劃、殘疾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不斷推進依法治縣,完成了“四五”普法教育,維護社會穩定工作,不斷加強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實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績突出,榮獲全省“平安工程創建模范縣”稱號。
2021年1月,2020年鄉村振興傳播影響力縣區排名發布,思南縣位列第262名。
2020年11月,2020年中國茶業百強縣排行榜出爐,思南縣位列第92名。
2020年10月,思南縣榮獲2020年全國雙擁模范城(縣)稱號。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思南縣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0年6月,思南縣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長征片區(紅二方面軍))。
2019年3月,思南縣上榜2018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2019年3月,思南縣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湘鄂川黔片區)。
2018年,農業農村部推介思南縣為第一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2016年7月,思南縣榮獲2016年全國雙擁模范城(縣)稱號。
2015年3月,思南縣獲得第三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殊榮。
2011年5月,中國科協命名思南縣這2011-2015年度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
2007年,中國科協命名思南縣為第三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
區劃: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