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縣是河南省直管縣(2011年6月1日起正式試點),是河南省五個規劃建設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鄂豫皖三省交界區域),享有與省轄市完全相同的經濟和社會管理權限,0縣委和縣人民政府負責同志行政級別為副地廳級。 固始縣境在河南省東南隅,幅員2946平方公里,南依大別山,北臨淮河干流,北、東、南三面為安徽省轄域所環抱,西南地近湖北省,屬華東與中原交融、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2010年年底全縣戶籍人口172……[詳細] |
信陽市平橋區為信陽1998撤地設市后在原信陽縣基礎上區劃而成。為信陽市新興城區。信陽市平橋區位于河南省南部,豫鄂交界的大別山腹地,淮河之濱,北與駐馬店市相鄰,西與南陽市交界。面積:1853平方公里人口:78萬國內生產總值:82億元(2006年)交通區位: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穿越南北,寧西鐵路、312國道、西(安)合(肥)高速公路、省道335線橫貫東西,北距省會鄭州300公里,南距武漢……[詳細] |
潢川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北臨淮河,南依大別山,居信陽地區中心。2009年被河南省0增加為省直管縣試點,凸顯了潢川在河南經濟與城鎮建設中的重要地位,也將為全國探索省直管縣提供有益的試點與借鑒。全縣人口80萬,總面 積166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7萬畝,水域面積16萬畝! ′甏ǹh轄4個街道、9個鎮、8個鄉:春申街道、定城街道、弋陽街道、老城街道、雙柳樹鎮、傘陂鎮、卜塔集鎮、仁和鎮、付店鎮、……[詳細] |
息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大別山北麓,有“不息之壤”之稱。屬于信陽市。面積1835平方千米,人口101萬。年平均氣溫15.2°C,年降水量為946毫米,無霜期222天?h內已形成以農副產品加工、建材等為龍頭的工業生產體系;土特產有香稻丸、蜂蜜。中藥材半夏馳名中外,有“息半夏”之稱。旅游景點有新石器時代的“秦樓遺址”、周代的“青龍寺”等! ∠⒖h歷史悠久,人杰地靈。自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分封賜土,羽……[詳細] |
春秋戰國時為“楚尾吳頭”。秦屬九江郡。漢置雩婁縣。隋改殷城縣。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避宣祖弘殷諱,改稱商城縣;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并入固始縣為商城鎮。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從固始析出,復置商城縣。1929年商城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推毀了舊政權,建立了工農政權——縣蘇維埃政府。1932年初紅軍第三次克復商城,更縣名為赤城縣。1933年劃商城東南半壁(約1800平方公里)歸安徽建立煌縣(……[詳細] |
羅山位于河南省東南部,大別山北麓,淮河南岸,面積2077平方公里,它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隋開皇十六年始置縣。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先后哺育了三國名相費祎、治水名臣黎世序、歷史學家尚鉞、起義將軍張軫等七十多位歷史名人。1979年,在莽張天湖挖掘出來的商周古羅國遺址,轟動海內外,舉世驚嘆!羅氏華人紛紛前來尋根問祖歸宗正源,隨墓地出土的白酒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為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酒,于1990……[詳細] |
光山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北臨淮河,南依大別山,為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總面積1835平方公里,人口79.7萬,其中農村人口69.7萬人,下轄10鄉、7鎮、2個街道辦事處,是國家著名的蘇區縣和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司馬光的出生地,原全國政協主席鄧穎超的故鄉。光山地處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屬亞熱帶季風型濕潤、半濕潤氣候,青山、綠水、名勝相互映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詳細] |
淮濱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淮河中上游。因地處淮河之濱而得名,屬于信陽市。地理坐標為北緯32°15′—32°38′,東經115°1′—115°35′。與安徽省臨泉、阜南及本省新蔡、潢川、固始、息縣毗鄰。全縣總面積1208平方公里。人口約70萬(2008年)。以漢族為主,到2000年7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全縣民族數達17個,分別是漢族、蒙古族、固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詳細] |
新縣地處大別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結合部,東襟合肥,南視武漢,北達鄭州,京九鐵路、106國道、大廣高速公路縱貫全境,素有“三省通衢”和“中原南門”之稱。全縣總面積1612平方公里,轄15個鄉鎮,202個行政村(居委會),人口34.8萬。是一個以林為主的山區縣! 2004年,全縣地方生產總值達到23.42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0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60元,F有耕地19.6萬畝。糧食作物以稻谷……[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