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半島城市群
山東半島城市群是指“由山東省的濟南、青島、煙臺、威海、日照、東營、濰坊和山東淄博8座城市組成的山東省城市帶”。在山東半島沿海和山東膠濟鐵路沿線,山東這8座城市被穿成一條頗具規模的山東城市鏈,與此同時,緊附在這條山東城市鏈上的各類經濟區和相當一批知名企業,形成一條蔚為壯觀的山東省制造產業帶。這是山東省城鎮最密集、生產力也最活躍的一個區域。這個區域的優勢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山東的優勢。 |
濟南是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山東省的省會,南依泰山,北跨黃河,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與魯西北沖積平原的交接帶上,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可分為三帶:北部臨黃帶,中部山前平原帶,南部丘陵山區帶。濟南境內河流主要有黃河、小清河兩大水系。湖泊有大明湖、白云湖等。濟南歷史悠久,是國務院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濟南風景秀麗,泉水眾多,被譽為\泉城\。濟南的市樹是柳樹,市花是荷花。! [詳細] |
青島是中國東部沿海重要的經濟中心和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游勝地。它地處山東半島南部,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臺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 歐陸式的城市風光,蔚藍色的大海和起伏疊嶂的山巒交織成的美妙旋律,使青島具有獨特的魅力,暢游其間猶如人在畫中游。紅瓦、綠樹、碧海、藍天輝映出青島美麗的身姿,赤礁、細浪、彩帆、金沙灘構成青島亮麗的海濱風景線,歷史、宗教、民俗、鄉情、節日慶…… [詳細] |
煙臺市地處山東半島東部,瀕臨黃海和渤海,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是全國首批14個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之一,是國家重點開發的環渤海地區的重要城市。地形除中部為淺山區外,大部分為丘陵。煙臺市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在攝氏12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790毫米左右,無霜期200多天。物產資源十分豐富。盛產對蝦、海參、鮑魚、扇貝等海珍品。還是著名的煙臺蘋果和山東大花生的集中產區,柞蠶絲綢、龍口粉絲、…… [詳細] |
威海,地處山東半島東端,三面環海,東與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隔海相望,北與遼東半島相對,西與煙臺市接壤。海岸線長達985.9 公里 ,有眾多的港灣和島嶼。這里有”花園城市”的美譽,是我國第一個國家衛生城市,是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環保模范城市、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文明城市、改善人居環境全球最佳范例,是避暑、修療、度假和觀光旅游的勝地。威海具有城市景觀,海島風光,沙灘暗礁、民俗風情、地下溫泉、文物古跡…… [詳細] |
日照是一座新興的港口城市,地處中國東部沿海、山東半島南翼,東臨黃海,隔海與日本、韓國相望,F轄東港區、莒縣、五蓮縣和嵐山辦事處,市域面積536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00公里,總人口270萬。日照歷史悠久,風光秀麗,物產豐富,民風淳樸。這里氣候宜人,降雨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溫12.6℃,年均降水量917毫米。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高周低,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布! [詳細] |
東營是山東省省轄地級市,位于山東省東北部,是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轄東營、河口兩區和廣饒、利津、墾利三縣,總面積8,053平方公里,總人口165萬。屬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氣溫適中。年平均降雨量533毫米,年平均氣溫12.2度,無霜期211天。東營市具有豐富的油氣、土地資源。人均土地7.8畝,黃河每年還填海造陸3萬多畝,是中國東部沿海土地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有儲量6,000億噸的特大固體…… [詳細] |
濰坊市位于山東半島西部,居半島城市群中心位置,地跨東經118°10′~120°01′,北緯35°41′~37°26′,東與青島、煙臺兩市連接,西鄰淄博、東營兩市,南連臨沂、日照兩市,北瀕渤海萊州灣!就恋刭Y源】全市土地總面積1.62萬平方千米(161.67萬公頃),其中農用地115.47萬公頃(耕地79.27萬公頃,基本農田69.46萬公頃),占總面積71.42%;建設用地31.30萬公頃,占總面…… [詳細] |
淄博市位于山東省中部,為國務院批準的山東半島沿海開放城市和較大的市。其南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清單的泰山毗鄰,北與被稱為中華民族母親河的黃河相依,現轄5個區、3個縣,總面積5938平方公里,總人口410萬,其中市區人口270萬。淄博的城市布局獨具特色,境內張店、博山、淄川、周村、臨淄5個區和桓臺縣呈梅花狀分布,東西南北4個城區距中心城區分別為20公里左右,城鄉交錯,布局舒展。 …… [詳細] |
說明:數據源自網絡,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
聯系.